法证专家_第11章 痕迹消失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1章 痕迹消失 (第1/2页)

    待程华龙离开之后,我又开始进行专业的尸检,抬起右手拍打三次死者的面部,使劲儿捏了一下耳廓处:“死者的面色青紫肿胀,眼结合膜异常出血,口唇还有耳廓出现灰紫色,这些都是常见的缺氧征象。”

    直到我的分析结束,秦烟雨又盯着尸体的脖颈处补充道:“其实死者的颈部出现多条明显沟痕,最为明显的一条缢痕位置是从颌下到两耳前,采取这种方式的凶手,其人格里必然存在暴力因素。”

    “目前还无法确认死亡时间?”白静静紧皱着眉头追问秦烟雨。

    “还不能,现场的都是常规鉴定,后面的线索估计要解剖才行。”秦烟雨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好吧,我有个东西要给你们看看。”白静静调出用相机拍摄的照片,递到我和秦烟雨面前,她指着其中一张特写照耐心解释,“天哥,之前我在固定现场时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尸体的局部有大片暗红色印记。”

    我把照片放大好几倍找到印记的位置,然后转回尸体上核对,结果还真让我找到了。

    我伸手轻轻按压那一片暗红色的印记,片刻之后印记出现了很短暂地褪色现象。

    我看着有明显变化的印记说:“这种细微的痕迹还真难发现,此次多亏有静静,目前尸体的尸僵正在变化,大腿出现大片的暗红色尸斑,轻压尸斑见到褪色现象,是由于尸斑已经到了扩散期,间接证明死亡时间大致在12小时至24小时之内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吧?天哥,你已经推断出死亡时间了?”白静静用一副“见鬼了”的表情看着我。

    我冲白静静笑了笑,继续进行相关的讲解:“因为人死后全身的血液循环会停止,血液只能单纯依靠重力,朝血管的低下部位流动,会慢慢导致血液沉积,沉积过多的部位自然显现出血色尸斑。”

    我话音刚落,秦烟雨又接过话茬:“尸斑会随着死亡时间呈现出不同的症状,一般死者死后1到2个小时,早点的是在死后半小时,较晚会在5到6个小时。通常情况下,大致能分为三个时期:坠积期、扩散期、浸润期。”

    秦烟雨看我一眼,我对她点了点头,她便继续给白静静进行科普:“三个时期的时间大致为:坠积期是死亡3到6个小时;扩散期是死亡12到24小时;浸润期要24小时后才会出现。”

    “烟雨姐,你太厉害了吧,法医学真是博大精深。”白静静恍然大悟道。

    “根本算不上厉害,我这只是一些基础入门知识而已。”秦烟雨冲白静静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话音刚落,程华龙不知从啥地方突然冲出来,大声喊道:“白静静,你过来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你又怎么了?”白静静不耐烦地走向程华龙,她最讨厌分析案情时被人强行打断。

    “我需要你的协助。”程华龙的脸色格外凝重。

    “那咱们走吧。”白静静看对方没有开玩笑的样子,所以很干脆地答应了。

    “你先等会儿。”程华龙转头对我提了个要求,“天哥,我还需要一把梯子。”

    “梯子?”我则一脸疑惑之色望着程华龙反问,“你拿它干什么?”

    程华龙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木梁:“我要爬上去取证。”

    我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,那地方恰好为尸体的正上方。

    我瞬间明白他的想法,立马说道:“我通知刑警队的兄弟准备一下,你去那边等着吧。”

    “成。”随后,程华龙和白静静拎着各自的装备出发了。

    我给王明发了条要求地方警力支援的短信,几分钟后区刑警队的老张带人赶到现场。

    “阿天,你这次的阵仗有点大啊!”老张隔老远一见我,就开了句玩笑。

    “张队,别着急,你迟点就能亲眼目睹。”话虽如此,我心里其实也在打小鼓。

    假如程华龙的推断正确,那么案件就会立马变成另一条侦破路线。

    最让人头痛之处在于,案发地是由木质支撑的破旧老房,可以归纳为危险建筑。加上房梁悬空而立,离地三米左右,将绳子扔上去倒没啥问题,若想强行爬上去一探究竟估计特别难。

    就这样,二人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后,搭好梯子白静静开始往上爬,程华龙紧随其后。

    经过好一阵折腾,白静静拿出相机狂拍,程华龙负责拉住绳索,二人取证完毕才撤下来。

    不过,我发现二人下来之后,程华龙的表情超级难看,估计本次取证结果不太理想。

    “白静静,你把照片给天哥看看。”程华龙走到我面前说道。

    “行,让我调一下先。”白静静快速调试了一下相机才递给我。

    我看了照片心中暗叫倒霉,因为拍到了一块满是灰尘的圆木,表面只有一道被摩擦干净的直线麻绳痕迹。

    “程华龙,你让我爬上去拍这照片有意义?”白静静冷声质问道。

    “小菜鸟,那是因为你不懂。”程华龙同样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