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34章 不就是水果嘛 (第2/2页)
手扶头,洋溢着看破红尘的淡定,事已至此,随他去吧。 “要不在再吃个芒果压压惊?”陈博挑了块表面光鲜的,剥开皮,被霉菌吓得把苹果扔了回去。 “好在我没吃。”陈博舒了口气。 “我吃的香蕉没坏,最多拉肚子,我有保险,不担心。”王旭把注意力转向别处,免得再想起这茬子破事。 陈博课前翻了翻教材,篇幅多数是在介绍种植经验,对于自己这种小白极度不友好。 或许是为了便于键盘应用学的同学理解,老师这节课讲的是水果骗局,主要侧重于营销方面。 “我们今天来谈一哈,商家们是如何利用水果命名来骗取高额利润滴。” 老师衣着朴素,一口不地道的普通话是其独有特色,他找来几张图片,问起在座的同学。 “这几幅图,你们能分辨出哪些是樱桃,哪些是车厘子吗?” 众人摇摇头,无人敢应答。 “王总,你是什么看法。” “大概左一是车厘子?可右二也有点像。”王旭挠挠头。 “你是吃了过期水果,智力下降了?”陈博抛了个冷眼。 “反正分不出来,饶了我吧。” 王旭平时只喜欢喝奶茶,让他判断几分甜还凑合,从一堆长相差不多的水果里区分出樱桃和车厘子。 王总做不到! “车厘子比樱桃的颜色更暗,是不是左一和右二最像。” “是。” 前排的学生齐声附和道。 “但很遗憾,图中全是樱桃。” 授课老师的手法有点徐剑仁的感觉,故意引你上钩,按照先入为主的思维做出错误判断,最后揭晓答案,狠狠地抽你耳光。 老师释惑道:“由于我国独特的语言结构,水果的命名主要有三种方式,生物学命名、市场学命名、外来语音译。” “例如常见的凤梨和菠萝,从生物学的角度,两者同科同属,无论叫哪一种,都是可以的。” “但在市场学领域,人们习惯把有刺的叫菠萝,无刺的叫凤梨,这么一区分,价格差异就凸显出来了,后者的价格是前者的2-倍,所以说,命名很重要。” “回到刚刚的话题,车厘子其实是樱桃的音译,换言之,车厘子是一种舶来品,进口来源地有很多,北美、澳洲、智利等等,只要是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,都适合种植。” “什么东西一旦标上进口的标签,道理你懂的,价格水涨船高是必然的,商家们也会乐此不彼的强调水果的市场属性,以此来获取更高的利润。” “鲁迅在《藤野先生》一文中提到过: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。京城的白菜运往浙江,便是用红头绳系住菜根,倒挂在水果店头,尊为‘胶菜’,闽南野生的芦荟,一到京城就请进温室,且美名其曰‘龙舌兰’。” “千百年来,这种以噱头收取智商税的事例屡见不鲜,还望各位擦亮眼睛,管好自己的钱包。” “鲁迅的名言真是百搭,什么场合都用得上,我倒是想交税,奈何人穷荷包瘪,骗子看不上我。”陈博感慨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