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泼皮_0097【投名状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0097【投名状】 (第1/1页)

“蛇打七寸,只需让胥吏变得可替代,他们自会惶恐。扩招胥吏,三班六房每一房至少增添两人,以半月为期,若是考绩合格,便可留下。”
    “待到新招胥吏熟知差事,便可设立监督,制定严苛处罚。再辅以提高俸禄,增添考绩奖励,恩威并重!”
    常知县说到兴起,迈步来到桌前,给自己倒了杯茶。
    灌下一杯凉茶后,他面有得色道:“届时,这帮胥吏便是想闹事,也没了本钱,去留皆在我等一念之间,世袭制名存实亡矣!”
    这些并非是他临时起意,一拍脑门想出来的。
    而是多年前在金州任上时,就已经开始琢磨。
    只可惜,想法终归是想法。
    抛开其他的不谈,单单只一条,提高胥吏俸禄待遇,就不可能实现。
    还是那个问题,朝廷没钱啊!
    啪啪啪!
    韩桢面带笑意,鼓掌道:“姜还是老的辣,佩服。”
    常知县此刻心情无比舒畅,压抑在心头多年的话,终于能说出口。
    放下茶盏,他面色复杂道:“其实,还有一个遗漏,若能补上,胥吏之患便可彻底消弭。”
    “什么遗漏?”
    韩桢好奇道。
    “升官!”
    常知县掷地有声地吐出这两个字。
    胥吏,是一种身份,同时也是一个枷锁。
    一日为吏,终生为吏,永无出头之日,子孙后辈同样如此。
    不得科举、无法从商,并且上升通道从一开始就被堵死了。
    哪怕你有旷世之才,到死还是胥吏。
    顶天了,也就能混个从九品的武官,县尉!
    这也是为何,常知县当初保举刘勇为县尉时,刘勇会感激涕零,千恩万谢。
    只因,县尉哪怕再不入流,地位再尴尬,那也是个从九品的官儿啊!
    韩桢沉思片刻,发现还真是如此。
    一旦打开了上升通道,胥吏的世袭制便不攻自破,同时还能让胥吏一改散漫的态度。
    简而言之就是,想当官?
    那就卷起来!
    但,打开胥吏的上升通道,说起来容易,在北宋却根本行不通。
    其一,天下读书人都会反对。
    寒窗苦读十载,最后竟要与胥吏同朝为官,心中会作何感想?
    其二,北宋冗官问题太过严重。
    简而言之,读书人太多,官职太少。
    新科进士都得苦熬三五年,才能补的实缺,哪轮得到胥吏?
    北宋开国至今一百余年,就没人比常知县聪明,想不到这一层吗?
    不。
    肯定有,而且还不少。
    但却从未有朝臣提过,因为屁股决定脑袋。
    作为文人,是不可能让胥吏来与他们抢饭碗的。
    也就是眼下这种情况,常知县才敢肆无忌惮,畅所欲言。若是换做平时,绝对会被读书人一口一个唾沫淹死。
    韩桢诧异的看了眼常知县,心头一喜。
    常知县这是在纳投名状!
    因为此事一旦传出去,他的下场只怕会无比凄惨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