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656章 三寸不烂之舌胜过十万大军 (第1/1页)
“丞相请回吧,本使今天身体不适,不宜前往魏宫见魏王,请魏王等些时日!” “蒯彻,你大胆——!” 对于庞征而言,蒯彻今日的话,已经不再是单单的咄咄逼人了,这是欺人太甚。 蒯彻这一番话出口,已经是欺辱魏国,欺辱魏王了。 “我何曾大胆过,国相,本使这只是礼尚往来,仅此而已!”面对庞征的发怒,蒯彻没有丝毫的后退。 这便是这个时候纵横家的骨气就显示出来了,哪怕是身处敌国,面对魏国丞相,也能够直言不讳。 甚至于是硬刚! 当然了,蒯彻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大秦帝国作为后盾,以一郡之地的魏国,在这个时候根本不敢与大秦帝国翻脸。 “哼!” 冷哼一声,庞征走了,他心里清楚,这个时候的蒯彻不是真的生气了,而是借机压制谈判的底线。 这样粗浅的道理,人人都懂,但是时间真理皆如此,往往是最简单的才是最无解的。 蒯彻的谋,是阳谋,虽然人人都能够看得出来,但是此刻的魏国却拒绝不了。 任何事情,一旦做出了,就必须面临着后果,此刻的这便是,魏王打算拖着秦使的后果。 这样说,其实并不准确,真正的是,这便是魏国弱小的后果。 若是今日,秦魏关系逆转,今日蒯彻就算是如何羞辱,也不敢如此硬气。 策士之所以强盛,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背后国家的强盛。 “右相,如此激怒庞征,只怕是魏王会发怒,我们这一次的连横之势,将会无限拉长!” 陈平是一个智者,他自然清楚,蒯彻这样做的原因,但是他认为蒯彻太狠了。 这样做,根本就是逼迫魏王就范,对于一个王者而言,这样的侮辱根本就是不能承受的。 “不会!” 摇了摇头,蒯彻心里清楚,陈平是一个大才,但是他对于人心,终究是不太懂。 而把握人心,才是策士的基本! “我这样做,才会让魏国君臣清楚的知道,大秦陈兵魏国边境的事情,我们已经知道了!” “如此一来,才能在谈判之中占据优势!” “陈平谨受教也!”站起身来,陈平对着蒯彻深深一躬,道。 对于陈平而言,这一段时间,跟在蒯彻的身边,确实学到了许多,让他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 “王上,蒯彻称其病了,让王上稍等几日!”庞征老脸发红,面对着魏王,有些忐忑不安。 他清楚,以魏王的暴脾气必然是不能忍受,将这一番话说出来,庞征就在等狂风暴雨。 “哎——!” 结果,事情的发展出乎了庞征的预料,魏王不仅没有大发雷霆,然而是幽幽一叹,道。 “势不如人,徒呼奈何!” 然后便是良久的沉默,一直到半刻钟后方才对着庞征,道:“再去请一趟,就这样吧!” “唯!” 一来二回,蒯彻也就不在继续端着了,作为一个策士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过犹不及的道理。 “秦使蒯彻拜见魏王——!”蒯彻与陈平对着魏王肃然一躬,礼节周到。 “两位使者远道而来,本王本应该一尽地主之谊,设宴款待!”说到这里,魏王话锋一转,道:“只是秦魏依旧是敌对状态,两位使者此来,不知所为何事?” “哈哈哈!” 大笑一声,蒯彻对着魏王一拱手,道:“自古以来,秦魏皆是近邻,如今天下纷争,何以康宁,自然是诸国和平共处!” “这一次,蒯彻带着陛下的盛意而来,欲与魏王商议天下和平之事,不知魏王意下如何?” 什么是策士,这就是! 什么是胡说八道,这就是! 明明秦帝胡亥东出之心不死,一心想要恢复大秦帝国的对于中原大地的统治。 但是在这一刻,作为大秦帝国右相的蒯彻居然在魏国朝堂之上,堂而皇之的说着和平。 这一刻,别说是魏王以及魏国臣子,就连陈平的脸皮都有些发红。 “当然!” 点了点头,魏王微微一笑,道:“秦帝美意,本王自然不会拒之门外,只是敢问右相,这个天下和平,怎么个和平之法?” “秦魏立约,形成攻守互助同盟,然后彼此之间永不犯境!” “本王需要与文武百官商议一二,三天之后,本王给使者答复!”望着蒯彻,魏王挥了挥手,道。 这一次的会盟跟本就没有难度,特别是当上将军王贲将大军摆在魏国边境的那一刹那开始。 一切都已经注定! “陛下,魏国已经与右相鼎立盟约,此时此刻,右相与陈平已经前往了赵国了!” 当黑冰台将消息传来,胡亥心中放下了一块大石,他心里清楚,大秦帝国终于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。 “顿弱,下令黑冰台将秦魏立下盟约一事传遍天下,朕要让山东诸国都清楚秦魏立约一事!” “是!” 点头答应一声,顿弱便走出了大殿,他心里清楚,连横这样的事情,有了第一家,就会有第二家。 这一次,连横一事打开出困境,大秦帝国终于是迎来了休养生息的时间。 短短一年时间,蒯彻奔走在山东诸国之间,除了西楚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外,几乎全部都与大秦订立盟约。 这一日,事成归国的蒯彻身上带着荣耀。 “臣蒯彻,陈平拜见陛下——!”见到胡亥,已经是一年之后,两个人自然是神情激动。 “两位爱卿快快起来——!”胡亥虚扶一把,对着蒯彻与陈平,道。 对于功臣,大秦帝国从来都是极为尊重的。 “臣谢陛下!” 点了点头,陈平与蒯彻从容起身,在一旁的榻上坐下。 “两位爱卿,一路劳累,今日先行休整一番,明日在言其他——!”这一刻,胡亥的语气之中底气十足。 毕竟这一年,因为陈平与蒯彻,大秦帝国度过了轻松地一年,而且又是一年的大丰收。 这让大秦帝国原本的困境,几乎是迎刃而解,也让胡亥有了更多的底气。 毕竟丰收,代表着战争将近!